井陉:“麻雀村”李喊头的“心愿”
井子村,是河北省最小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常住人口只有6人,因此被大家称为“麻雀村”。该村坐落在石家庄市井陉县辛庄乡的西北角,掩藏于太行山深处的仙台山风景区内。
立夏时节,雨后的仙台山满目青翠,汽车沿着一条新修道路缓缓驶入井子村。“4月19日动工,5月3日完工,你们驾驶的这辆汽车是这条道路上通过的第一辆。”说这话的是上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叫李喊头。
据李大爷讲述,他人生中有几个已经实现和没有实现的心愿:在1975年,村里通上电的心愿实现了;在2010年,接上自来水的心愿实现了;在2013年,装上太阳能灯的心愿实现了;在2018年,树起信号塔的心愿实现了;在2022年,换上4G手机的心愿也实现了。而最近,恰巧李大爷的又一个心愿实现了,那就是修成了这条通到家门口的水泥路。
“2016年的‘7.19洪灾’将原来的通村路彻底冲毁了,村民在崎岖的山路行走时,必须要紧紧抓住一根绳索,那是出行最难的一年,家里的生活用品,都得一点点背回村里。”李大爷回忆说,自2017年开始,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和村内两位老人便开始徒手修路,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勉强修成了一条土石路,但一遇雨雪天气,这条道路依旧是泥泞不堪,不管是汽车还是行人通行都很困难。
2023年,井陉县组织开展“践行为民情怀、做群众贴心人”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解决一批群众所思所盼问题。该县政府主要领导来到了偏僻的井子村调研时,看到村内道路狭窄破败、凹凸不平,了解到老支书李大爷修路的急切愿望,当时就提出“人少也应该修路”的要求。
作为包联井子村的井陉县行政审批局,立即将修路的事情提上日程,为老人圆梦的同时,扎扎实实迈开了党建引领农村集体收入倍增工程的第一步。“要想富,先修路,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倍增必须先要解决通村道路的硬化问题。”井陉县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经过和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的充分沟通探讨和深入调研,根据村子的实际情况,他们共同确定了“先强基,后挖潜”的帮扶思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出发点,以“旅游带动增收”为落脚点,尽力帮助“麻雀村”实现全年村集体收入倍增的目标。
修路事小,但行政审批局却费了一番大功夫。“想修路、修好路,就要先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行政审批局一方面积极对接县交通局和县农业农村局,争取到专项资金15万元,另一方面,通过多方努力,获得社会捐赠2万元,所有资金均已投入到通村道路的硬化工程中。除了修路,行政审批局还积极联系农业农村局解决村里吃水机井配套设施老化的问题,同步争取专项资金对设施进行维修。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崭新的水泥路蜿蜒在绿水青山间,为大山深处的井子村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也为外界游客打造了一把解锁自然古村的“金色钥匙”。“通了路,打心眼里高兴!”李大爷一边看着眼前平整的道路,一边喃喃自语,“其实,我还有最后一个心愿,我们都老了,要是有年轻人肯回来发展就好了,有了年轻人,这个村子就有了希望……”。
作者 | 冯春艳 摄影 | 张晓峰
编辑 | 韩晓红
邮箱 | jingxingfabu@163.com
原标题:《井陉:“麻雀村”李喊头的“心愿”》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