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话属于什么方言
汕尾是粤港澳大湾区通往粤东地区的城头堡,自然也是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海陆丰地区。汕尾主要以福佬话和客家话为主,以白话、普通话、占米话、尖米话和军话、北方话等为辅,下面就来说说汕尾各方言的分布。福佬话福佬话主要分布在汕尾市城区、海丰和陆丰大部分地区。福佬话的语言学系谱为汉藏语系-...
汕尾是粤港澳大湾区通往粤东地区的城头堡,自然也是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海陆丰地区。
汕尾主要以福佬话和客家话为主,以白话、普通话、占米话、尖米话和军话、北方话等为辅,下面就来说说汕尾各方言的分布。
福佬话
福佬话主要分布在汕尾市城区、海丰和陆丰大部分地区。福佬话的语言学系谱为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闽南语--泉漳片--陆海小片,其内部又可以细分为漯河片、龙津河片、沿海片三大片。
根据其语音特点,可分为8个声调片和7个声调片两大片,分别以海城话和东海话为代表。海陆丰各港口有6万疍家渔民讲的“瓯船话”,也属于8调型的福佬话,据了解,说福佬话的汕尾人大约有260万人,占了全市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不愧为汕尾的第一方言。
客家话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陆河县(纯客县);海丰县的公平县、黄羌县;陆丰市的八万镇、陂洋镇、内湖镇、铜锣湖农场以及南塘镇,陆丰客家人主要是从普宁山区因修建水库搬迁而来。汕尾全市使用人口约50万人。
汕尾客家话的语言学系谱为汉藏语系--汉语族--客语--海陆片、汀州片。汕尾海陆片客语其内部又可以细分为河田小片、黄羌小片、八万小片三大片。
汕尾市的客家话又分为“海陆客”、“漳州客”和“平婆客”,但绝大部分以“海陆客”为主,“漳州客”主要分布在陆河县河田镇圳口村、上护镇麻溪村及陆丰河东镇的后陂村,使用人口约1.2万人,是明代来自闽西漳州府的客家移民,“平婆话”来自漳州平和县一带,建市后只有海丰赤石镇的田心和新杏两三个自然村500多人讲这种客家话。
白话
白话即粤语,主要分布在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人口约6000人。此外,海丰赤石镇的大亨里和三角坑也有300多人讲粤语。
普通话
普通话主要分布在汕尾市华侨管理区,使用普通话的都是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回来的华侨,使用人口大约5000人左右。
占米话
占米话是粤方言在广东地区深受客家话、闽南话和白话影响的一支土语,主要分布海丰县的鹅埠镇,使用人口2万多人。
军话
军话含有官话成分但深受客家话、闽南话、粤语影响的混合型方言,主要分布在陆丰西南镇青塘村、两军村,河西镇大埔村,大安镇坎石潭村和海丰平东镇龙吟塘村五个方言岛,使用人口1万人左右。
北方话
北方话是指带有北方口音的外地人,随着汕尾市发展的一天比一天好,不少外省人来到汕尾工作定居,于是就有了夹着各种北方口音的北方话,分布在汕尾各区县。
汕尾市境内除了汉语方言,还有一种少数民族语言~畲语。它是聚居在海丰县鹅埠镇红罗村的畲族所讲的语言,畲语使用人口只有190余人。
虽然汕尾市的方言有很多种,但是在外面的社交关系中还是以普通话为主。因为只有普通话才能走遍全中国。
还有鹅埠,小莫,赤石,讲尖米话
本文由 交通标志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qncha.com/jiaotongbiaozhi/article_XdkykzAloqYD.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