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广色域显示器反而“辣眼睛”?试试这些解决方法!

admin 9935 2025-11-02 06:51:15

有关色域的详细知识可以参考我们钛师父公众号硬件学堂栏目往期的专门内容。

关于色域,其实需要认清一点,就是每个色域标准有每个色域标准所对应的场景,它们都是人眼能感知或自然界、人造能产生的一部分颜色的集合,这其中有交集,也有不相交的地方。它们没有好坏,只有对应的场景标准。

通过了解设备和媒体的色域,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图像和视频的色彩,确保它们在各种显示、打印或媒体发布的环境中保持一致性。

显示器广色域变革,是因为内容更多样了

从近两年开始,显示器的色域覆盖从sRGB开始向影院级的DCI-P3转变,覆盖率也从几年前的接近90%sRGB变成了超过100%sRGB甚至DCI-P3覆盖。

首先来说说超100%色域覆盖的意义。从单纯的观看意义来说,超过100%的色域覆盖率和容积率意味着设备或媒体能够显示更多的颜色,可以产生更丰富的图像显示,使部分非本色域标准的内容显示细节更加细腻,色彩更加鲜艳。

具有超过100%的色域覆盖率和容积率的设备,可以更好地实现跨标准画面内容的一致性。因为它们能够表示和呈现更广泛的颜色范围,相对于其他设备或媒体来说,跨设备或媒体的颜色变化可能会更小,使得色彩的呈现更加准确和可靠。

而这几年显示器的色域开始广色域化,就是因为用户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从过去简单的Windows系统下标准sRGB色域的各种应用,到生产力环境下的精密修片需要的AdobeRGB色域也需要,到观看各种数字影视作品和HDR游戏内容,它们又是基于DCI-P3制作的。

因此,显示器必须具有广色域的显示能力,才能应对这么丰富的应用场景。

广色域“辣眼睛”原因:管理没跟上

但问题是,很多广色域显示器的颜色管理并没有跟上。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色域溢出。最大的表现就是,色彩饱和度在不同模式下,没有采用管理时,会有很大区别。下面就是sRGB和DCI-P3下,没有校色时产生的巨大颜色饱和度差异。

可以说,这种色彩色准和过饱和、过艳丽的“辣眼睛”现象,是源于Windows系统落后的色彩管理能力和显示器不断增长的色域能力之间的矛盾。

Windows系统和目前的互联网色彩表现,基本都是在SDR情况下基于sRGB色域的,碰到广色域内容,系统和显示器的色域无法匹配,从而出现过饱和问题。

一般场景下,你需要“缩限”

过于饱和的色域不仅观感不佳,而且损害了颜色一致性表现,内容跨设备和平台后,又会出现色差,因此色域缩限已经成为避免广色域显示器“辣眼睛”的刚需功能。

色域缩限,是将显示器原生支持的超过100%的色域模式缩限为100%或尽可能接近100%的准确色域,以达到标准的色彩显示效果。而目前显示器中,最为普遍的缩限,就是sRGB模式缩限,毕竟我们使用电脑大部分的场景都是在这个色域范围内完成的。

而完成这个“缩限”,也有多种方法:

校色仪缩限

这是最为准确的缩限方法,因为在大多数没有采用色彩一致性技术的显示器里,出厂校色也是校准的“色准”,实际色域覆盖仍然有个体差异,因此缩限度也是因个体而异的。

通过校色仪和校色软件进行校色后,会生成针对本显示器的最终颜色配置管理ICC/ICM文件,或者说专门的第三方LUT调色配置,加载使用这个ICC/ICM文件或者LUT脚本,就能实现最为准确的不同场景应用下的缩限。

使用官方色彩管理档案或者色域模式缩限

一些大牌显示器虽然没有硬件缩限模式,但是有官方ICC/ICM文件,加载这些色彩管理文件,就可以理论上实现更准确的色域覆盖和准度显示。不过这取决于该型号的显示器实际的出厂色彩一致性如何了,终究没有校色仪生成色彩管理文件强。

另一个方法是部分品牌显示器管理配置软件中的色彩模式,切换后,会有不同的色彩管理档案加载,实现不同色域的切换和缩限。例如华硕的OLED笔记本屏幕配置有色域切换,切换后的缩限比是不同的。我们的评测里,一般“原生模式色域覆盖”,就是最大色域覆盖,而其他模式下的色域覆盖,则是缩限的。

使用驱动缩限

显卡驱动也是可以实现缩限功能的。例如,A卡驱动中,只要在“显示器”页面,开启自定义模式,并关闭自动色温控制,就可以实现sRGB模式缩限,满足日常缩限使用要求。

显示器自带缩限功能

最近上市的很多显示器产品也注意到了广色域的这个问题,提供了驱动电路上的硬件缩限开关。一般都是在显示器的OSD设置菜单中打开。

例如,大部分显示器的sRGB模式,就是默认缩限,而“原生”,则是广色域模式。但有点显示器的缩限模式隐藏在“自定义模式”(如雷神的一些新品)中,稍微有点难找。

操作系统缩限

这个方法是直接修改WIN11的注册表功能,打开缩限。但对硬件和驱动以及系统版本有要求,操作较为复杂。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编辑:熊乐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